新闻网 | 文明网 | 英文版 | 视频校园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史学习教育 >> 正文
党史学习教育
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︱第二医院开展山西省首例MRA融合并超声造影、零碘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

发布时间:2021年08月14日 08:18稿件来源:第二医院 点击次数:

近日,我校第二医院开展了山西省首例零碘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,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和理念上的创新,为患者带来了福音。

67岁的男性患者某某,半年前检查时发现腹主动脉瘤,半年内瘤体增加,随即入住第二医院血管外科。患者既往有严重的碘造影剂过敏史,治疗组决定在医院杂交手术室利用先进的图像融合技术,为患者施行零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。

术前,血管外科医师团队与核磁室、超声科、GE公司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多方沟通,确定了手术的可行性。影像学评估采用核磁血管成像(MRA),医生与核磁室团队多次沟通,完成了术前影像学检查;与GE公司工程师反复确定,在技术上实现了MRA图像的匹配和测量,为患者制定了适合的支架和手术方案。

术中,通过透视图像,完成与MRA图像的3D融合,尽量做到精准融合。根据融合图像,精确定位双肾动脉,置入导丝;精准定位腹主动脉支架铆钉区,释放支架;支架释放后球囊依次扩张支架铆钉区及主体和髂腿接口,减少内漏发生几率;术中邀请超声科团队配合行超声造影,以确定双肾动脉无覆盖、评估双髂动脉血流通畅。经过数小时努力,手术顺利完成。

本例零碘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完成,全国案例较少,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和理念上的创新。手术的成功不仅依托于医院先进的杂交手术室、3D融合导航系统,还是血管外科、核磁室、超声科、麻醉科、手术室等多科室通力合作的结果。同时,零碘造影剂腔内手术的开展,对碘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,为他们降低手术风险提供了更多的方案选择。

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董红霖教授介绍,术前CT血管成像和术中反复造影对位,是确保腹主动脉瘤介入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,是医生手术操作的眼睛。这一系列的检查和操作,都需要用到碘造影剂使血管显影。如果遇到对碘造影剂过敏的腹主动脉瘤患者,手术操作如同失去医生的眼睛,需要更高的手术技术和更先进的手术设备作为支撑和保障,手术医生也将在术中面临巨大的挑战。该手术的成功是第二医院多学科合作诊疗疑难病例的典范。

(文/任晓辉、吴梦越)

上一条:山西日报︱第二医院:扎牢院感防控保护网

下一条:第一医院第四批山西省援疆干部人才载誉归来